《封神第二部》幕后纪录片《神话继续》上线:免费观看、共三集
国民神话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昨晚官宣纪录片 ——《神话继续》,大年初三至初五每日上午 10:00 上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 TV、哔哩哔哩,即可免费观看。
国民神话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昨晚官宣纪录片 ——《神话继续》,大年初三至初五每日上午 10:00 上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 TV、哔哩哔哩,即可免费观看。
从2014年6月《封神三部曲》首次剧本策划会召开,历经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封神三部曲》至今已迈入第11年。不仅是演员们奉上精彩的表演,制作团队也全情投入打造独一无二的“封神”世界。《封神第二部》剧组主要创作部门多达14个,工作人员累计超过11000人。影片
导演乌尔善表示,邓婵玉这个角色不仅脱胎于《封神演义》的奇幻想象,更融合了商朝女战神妇好的历史神韵,“我们想重新塑造一位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形象,她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信仰的价值。" 作为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曾多次征战沙场,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这正是导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决中,殷商一方可谓兵强马壮。他们不仅拥有装备精良的大军,更有令人闻风丧胆的魔家四将坐镇。邓婵玉将军骁勇善战,统领千军;闻太师更是掌握着可夺人三魂七魄的“十绝阵”。反观西岐这边,却是军力匮乏。这般悬殊的实力对比,本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就知道《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会被魔改,但是没想到会被魔改的如此离谱,这不但是《封神演义》原著粉们无法忍受的,就算是路人也觉得过分了
由导演乌尔善执导的国民神话史诗《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在热映中,上映两天斩获票房近6亿。其幕后纪录片《神话继续》也将从今日开始分三集陆续上线,全方位向观众揭晓影片精彩的幕后故事。从2014年6月《封神三部曲》首次剧本策划会召开,历经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封
历史的灰烬尚未冷却,神话的余烬已然翻腾。《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试图以浩瀚的战争、群像的沉浮,锻造一部华语影坛的史诗之作。然而,当鼓角争鸣化作视觉奇观,当王道成长沦为角色失衡,这场西岐与殷商的对决,最终在戏剧性与史诗感之间摇摆不定,难以落下震撼人心的锤音。·比
完成这样一部商业片大作,涉及上万人的工业链支持,加上庞大的资金投入,我们才最终看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魔幻史诗大片。
主线故事很完整、挺流畅,没有什么大的卡壳的地方,也没有其他三部曲常见的剧情不连贯,有割裂感的毛病,不是大型预告片,反而节奏一直在观众的兴趣点上。
三个头部种子选手中,《哪吒之魔童闹海》豆瓣8.5开分,几乎毫无悬念地即将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唐探1900》豆瓣6.7开分,口碑及格,票房大概率会维持在最开始预测的30亿+。
它的票房起初并不算亮眼,但靠着观众自发安利,竟然奇迹般地实现了逆跌,最终收获了超26亿的票房。
截至1月29日18时,《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上映首日票房为3.36亿元,虽然这个数字看似耀眼,但在春节档6部新片的激烈竞争中,它只能屈居第三。考虑到第一部《封神》累积的口碑和庞大的粉丝基础,这个成绩其实并不尽如人意。毕竟,大家对于《封神三部曲》的期待,那可是
当史诗战争片《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大银幕上演时,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场惊心动魄的西岐保卫战。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决中,西岐凭什么能够在殷商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完成不可能的奇迹?让我们走进这部气势磅礴的电影,一探其中的玄机。
看封神电影,游古都朝歌。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由著名导演乌尔善执导的国民神话史诗巨制《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火热上映,其故事发生地淇县,作为影片特别鸣谢单位,再次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今天(1月30日)14时2025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30亿!再创新高!《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目前分列票房榜前三近期春节档电影豆瓣陆续开分目前票房前三名影片均已开分:《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分8.5《唐探1900
TOP1 麦启光导演,古天乐、梁咏琪、王丹妮、胡子彤、张文杰和周秀娜领衔主演,陈湛文、伍允龙、杨诗敏和乔靖夫等主演贺岁喜剧片《临时决斗》排片331场,观影人次20924人,单日票房180.2万港币,位列单日票房榜冠军,上映3天累计总票房突破500万港币,值得一
今天,#春节档电影票价过高引吐槽#登上微博热搜,一位博主的一句吐槽就引发不少网友的回复。网友直呼“比大城市看电影还贵。”
大家都是盼着第二部的到来,基于第一部的完美呈现,难免期待值会更高,毕竟之前的宣传物料中有体现过打造中国的影视工业、封神训练营、那么多年、那么多工作人员实物制作,不得不令人敬服
30日,电影《封神第二部》彩蛋里的“通天教主”造型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无法接受电影里“通天教主”的造型,还有网友辣评电影里的“通天教主”像格格巫、伏地魔等。
首先说明,本身就不喜欢魔幻这类题材的,就没法用这部电影来检测是否崇洋媚外。